星空体育·(国际)官方网站-XH Stores
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中心 > 星空体育官网 >

【河南日报】叶永忠--植物世界的探秘者

发布时间:2016-11-30 11:00    浏览次数:
         “踏遍青山四十载,汗滴群峰汇三江。日行百里翻八岭,夜顶骤雨淌七川,太行山巅闻虎啸,龙池夜宿伴虫鸣,玉皇顶上听天籁,白云峰头摘星辰……”这首诗是河南农业大学植物学教授叶永忠今年所作。
         四十年间,他爬遍了河南大大小小的山头,指导建立了我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把一个个学生培养成教授。11月26日,记者走近这位长年在野外工作的植物学工作者,探寻植物学家的精彩世界。
         59岁的健步走“冠军”
        常跟研究野生植物的人打交道,你会发现他们中几乎没有胖子,都很苗条,叶永忠亦是,而且身体素质还不错。
        在本月中旬农大举行的4000米健步走比赛中,59岁的叶永忠又一次拿了第一名,把棒小伙子们都甩到了身后,这个冠军他已经蝉联了4届。这些都跟他长年在野外工作有关。
        叶永忠说,每年四五月份到11月份植物的生长季节,是他们去野外的黄金时间。“河南的山山水水不知道都跑多少遍了,光宝天曼至少就去了100次。关起门来做学问是不可能的,这门学科实践性比较强。”
        袁志良从1998年当叶永忠的研究生,认识叶永忠已近20年,从学生到同事,他虽已是副教授,还一直尊称叶永忠“叶老师”。“全省的各个山头,你只要说在河南省哪个山哪个地方,叶老师立马知道那个山有什么特点,海拔多高,附近有哪些物种。”
        长期野外工作,奠定了叶永忠坚实的植物分类学的基础。1995年,38岁的他就被破格评为教授。
        植物学有什么用?选择这一专业伊始,叶永忠也曾怀疑过。四十年过去,他撰写了2000多万字的学术文章,指导并参与了我省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,主持了40多项生态调查与环境评价。某地生态系统为何那么稳定、珍稀濒危植物为何日渐减少、南方观赏树种如何在我省顺利生长等等,他为河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,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。
        爬最高的山,走最偏的路
        一般人看来,有机会走遍千山万水绝对是美事一桩。可是,如果你的旅程,每天都是早出晚归,每次都吃馒头、咸菜,路上荆棘遍布,还会觉得美么?
       “我们走的路,一般都是游客到不了的地方。”叶永忠说,低山丘陵地区人工反复干预,物种太少,只有深山老林、人迹罕至的偏僻之地,植物多样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。
        爬最高的山,走最偏的路,山路陡峻,危险可想而知。野外调查这些年,叶永忠不少次都身陷险境。
        2002年的太行山之行让他终生难忘。那年8月他带领研究生在济源考查红豆杉和连香树群落。早上6点出发,12点爬到了山顶的原始森林,他们采集完标本,一行5人把随身带的干粮和水吃完了。想着时间还早,大家便提议去黑龙沟,当时自原始森林到黑龙沟一线从未有人走过。
       他们攀着陡壁下到离黑龙沟只有200米时已是下午4点,可这仅剩的200米难如登天,崖面几乎是垂直的。天色已暗,山里没有手机信号,如遇落石和下雨后果不堪设想,叶永忠当机立断原道返回。晚上9点爬到海拔2000米的原始森林时,他们饥寒交迫,体力极度透支,在阵阵山风中瑟瑟发抖。大家背靠背,看星星,相互提醒不能睡着,就这样熬过漫漫长夜,第二天5点借着微微星光才摸回护林点。
        还有一次在大别山,为了采集路边香果树的枝条,他脚下一软,跌下30多米深的悬崖,幸而被一巨石挡住,就这样头顶也划下十几厘米长的口子,鲜血直流。
       工作中有危险、有伤痛、有乐趣,也伴随着遗憾和心痛。这些年,叶永忠一直在做野生红豆杉、秦岭冷杉、灵宝杜鹃等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研究工作。“有些人,越是珍稀的,越要砍了卖钱。眼睁睁地看着珍稀树种一棵棵减少,很是心疼。”他呼吁有关部门除了对群众宣传教育外,还要加大惩处力度,对盗挖盗伐进行严厉打击,不要让这些珍稀濒危物种因人为因素遭遇灭顶之灾。(来源:河南日报 2016年11月29日  河南日报记者  陈慧)

叶永忠教授在大别山主峰考查